2006年上外红十字工作小结

我校红十字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着眼于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本着引导高校青年学生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和他人,增强大学生动手能力、自主能力、自我保护和救助他人的能力,激励青年学子勤奋学习、大胆实践、勇于创造,使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积极主动配合中国红十字总会和上海市红十字会,并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结合自身特色,独立自主地开展了一系列大型活动,在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也在学校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树立了一面鲜明的旗帜。

 

无偿献血志愿服务

我校红会学生分会的会员每年在学生中大力开展无偿献血的宣传,形式丰富多样,除了海报、讲座等常规宣传,也会在红会会员中广泛征集宣传方案,再挑选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实施,让宣传真正生动、充满创意、深入人心,会员们往往踊跃报名献血。志愿者服务队还组织了志愿者在现场提供志愿服务,为献血同学端茶送水,引导疏理,分发饮料及营养品,在献血现场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篇

我校红十字会一贯高度重视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工作,并始终将其作为红十字会的一项常规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今年在全校新生的入学教育中就开展了预防爱滋病同伴教育讲座,现场招募了预防爱滋病同伴教育志愿者两百余人。暑假期间,又选送了十名志愿者参加由中国红十字会委托上海市红十字会承办的预防爱滋病同伴教育荷兰项目,继续在全校师生中大力推进此项工作。

 

今年10月,我校红十字会又与松江区卫生局、计生委的同志积极联系,在松江校区进行了“男性生殖健康日”和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红十字会会员在现场发放宣传资料和安全套,吸引了全校广大同学对此的关注。当晚,又邀请了医学专家为全校同学做了关于生殖健康的讲座,受到了广大同学的欢迎。

在今年年底的上海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大型系列活动中,我小红十字学生分会的同学荣获了2006畅想红丝带日记征文“博爱奖”。同时荣获“松江区大学生生殖保健、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优秀奖。

 

志愿服务

我校红十字会除与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东方宣教中心合作“东方讲坛”的会务服务,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之外,今年又积极按照市红十字会统一布置,参与到市高校红十字志愿服务总队的“志愿服务进社区”大型项目中来,参与了“走进残疾人家庭”,“盲人学电脑”,“残疾人读书会”,“智障人士特奥训练”等项目。

113,我校松江、虹口两个校区近十位志愿者来到长宁区华阳街道“阳光之家”,带领智障人士做游戏,进行体育活动,看着智障人士一张张可爱的笑脸,同学们深受感动,真正体现出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实质。

我校红十字会学生干部高度认真负责,精心编制出社区志愿者服务项目每次活动的菜单,受到了长宁区华阳街道领导的好评。

我校红十字会在志愿者工作中树立了品牌,为此,今年10月、11月市高校红十字志愿者服务总队连续召开两次工作会议,我校红十字贤达学生分会会长胡杰主持会议并作交流发言,向全市各高校红十字会志愿者服务队介绍了我校的成果,并就工作中的共性问题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受到了与会高校的热烈欢迎。市红十字会青少年部部长、市高校红十字志愿服务总队队长杨钧仪、市高校红十字志愿服务总队副总队长陈雅华老师等领导对我校红十字志愿工作取得的成果表示了高度的肯定。为此我校红十字志愿服务队被评为“上海市高校红十字优秀志愿服务队”多名同学被评为优秀志愿者。

 

救护培训

以救护培训为抓手培养大学生自我保护和救助他人的能力

 

救护培训历来是红十字运动的一个传统项目。我校红十字会常年来坚持对所有新入会会员进行初级急救培训和会务知识讲座,每年都会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精心挑选培训教材,在发展会员伊始就开展救护培训。今年来,更是首次在全市高校中率先将初级急救培训列入了新生入学教育,目前已与校学生处合作,在新生军训中加入了初级急救培训的内容,争取提高普及率。实现了对全校新生的全员普及,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完善松江、虹口两个校区两支学生急救队的建设与培训。

在今年的99世界急救日,由上海市红十字会、上海市教委、文广新闻传媒集团联合举办的上海市各系统单位的初级急救大赛上,  我校红十字会获得了高校组第一名的佳绩,由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席胡炜同志颁发了奖碑,市政协副主席、市红十字会会长谢丽娟、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姚明宝、上海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党组书记熊仿杰、上海市红十字会副会长李明磊、上海市教委体教艺卫处副处长刘祥瑞、上海市红十字会青少年部部长杨鈞仪等领导同志出席此次活动并亲切接见了我校代表队。在10月份举行的高校红十字急救比赛上,我校再创佳绩,贤达学院代表队荣获银奖,松江校区救护队荣获优胜奖,受到市红十字会领导的赞誉。

 

上海外国语大学红十字会

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