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教育 星火燎原

记者:付珊 

       712号的上午,上外的一个大教室里传出了一阵阵笑声。这里刚举行完“预防艾滋病反歧视同伴教育主持人培训”的课程,来自上海近30所学校的红十字会代表在这里拿到了上海市红会颁发的主持人资格证,此时他们为自己自豪。他们将回到各自的学校,作为同伴教育的主持人,继续为“防艾反歧视”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次课程从78号开始,为期五天,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包括艾滋病基本知识,性病,毒品与艾滋病的关系等等。在知识的学习当中,主持人插入许多有趣的游戏,寓教于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枯燥的知识也显得生动活泼起来。

同伴教育,同龄人之间的交流

      与一般的培训不同,这次培训的目的在于培养一批大学阶段的主持人,并且能够在学校里为同龄人授课。当然,为这次培训进行授课的6名主持人也都是在校大学生,其中,4名来自上外,2名来自复旦。这六位曾经也经历过培训,之后丰富的授课经验使他们能够站在这次培训的讲台前。

      来自上外的主持人张悦今年刚升入大三,就已经连续两个暑假参与培训。主持五天的课程并不简单,但她依然热情投入。“我认为同伴教育的意义在于通过同伴教育这一种简单的形式为参与者提供大量充足、准确的信息,帮助他们在必要的时刻做出更好的决定;同时也通过一些体验类的活动让他们换位思考,激发爱心与同情心。”

      同伴教育的意义在于同龄人之间的正面影响,而师资们正是发挥这种影响力,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以同龄人的身份传授给身边的人。这也是课程中一个环节——同伴压力与拒绝技巧要表达的意思。“同伴教育不是单纯的说教,不是独断地定义怎么做才正确,而是同伴之间的交流与讨论,这种形式也是很有意义的。”张悦认为。

      学员中大部分进入大学才一年。一年的大学生活之后,同学们初来乍到的新鲜感渐渐退去,对于学校各个活动的热情也慢慢冷却,同时也开始思考,在这个社团活动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自己的兴趣何在。而来到主持人培训的70多名学员们,他们已经找到了自己在大二时校园活动的另一目标。

       来自上海电机学院的黄嘉渊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他这一次“不虚此行”。“这次同伴教育师资培训,使我在一个和谐,快乐的环境下对于艾滋病,对于AIDS从陌生到熟知,并从游戏和师资的讲解中懂得了很多关于艾滋的知识,使我们对艾滋病有一个科学、正确的认识。”因此,他将在大三时致力于“防艾反歧视”的宣传中,“我将用我的力量将这些知识传播到我身边的人,将反歧视进行到底。”

野火游戏,模拟感染HIV后的感受

       “防艾反歧视”是这个培训的主题。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便能有效地“防艾”,但是“反歧视”是不是单纯地建立在了解知识的基础之上呢?同学们在生活中几乎没有机会接触到这类特殊的人群,口头上的理解与同情无法与心灵相通。为了模拟感染了HIV后的感受,课程中特意设立了一个独特的环节——野火游戏。

       窗帘遮住了窗外的阳光,空气中飘着哀伤的音乐,主持人用低沉的声线与参与者互动。作为同伴教育的压轴节目,主持人营造严肃沉重的氛围,通过引导,让参与者设身处地地感受HIV感染者的或痛苦、或顽强、或绝望、或乐观的内心世界。

       来自上外的游淼认为“野火游戏”是在整个培训中,令她感触最深的一个环节。“很多时候,我们大多数人在接收外来知识时,潜意识里我们都是以一个局外人或者说看客、旁观者的身份来冷静观察和分析事物,进而做出理智判断。但是往往我们都忽略了另一种可能,那就是如果我们就是当事人,我们还能依旧保持客观从容的心态去面对吗?而恰恰野火游戏就是一种“做当事人”的亲身体验,它直击痛处,让人不可逃脱地直面问题的本身,从而更能完整地体会艾滋病患者的感受。”